一线品牌全都不合格?理性解读乳业“体系排查”

2017-05-08 12:22:19出处:其他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安全问题一直牵动着广大消费者的心。近年来,为提升奶粉品质,食药监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举措,监督手段之严、抽检力度之大均数空前。国产奶粉进入了最安全时期。据中国奶业协会发布的消息,产品抽检合格率超过99.5%。

  但是近段时间以来,网上频频出现针对惠氏、雅培、贝因美、味全、迈高等一线品牌的负面新闻,宣传其“登黑榜“、”生产体系不合规”、“生存存缺陷”。以上信息来源于食药监总局网站,是食药监对国内各大乳业进行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之后的结果,反馈的信息基本上“涉及的都是细节小问题,无涉食品安全、也无涉产品质量问题”(食药监局公告)。然而,在一些别有用心者地错误引导下,夸大了问题的严重性,甚至有人将这些信息作为攻击国产奶粉品质的武器,这必须引起整个行业的高度重视。

  要真正理清“体系排查”与质量问题的本质区别,必须对食药监总局的三种检查方式,也就是对月月抽检、飞行审计和体系检查,进行客观而公正地评述。

  月月抽检

  抽检对象:针对所有奶粉品牌进行

  抽检目的:发现产品质量问题

  所谓月月抽检,顾名思义就是每月安排抽检。各地方食药监部门确定抽检名单,从婴童店、商超、药店等渠道随机选取抽检品牌任一生产时间段的奶粉进行营养指标、风险指标、标签标识等方面的检验,判定奶粉是否合格。目前,月月抽检不合格的情况分为两大类,一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安全风险的;第二类是包装标签的明示值不符,但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月月抽检不合格的奶粉生产企业往往存在诸多安全生产隐患,属于奶粉品质安全高危群体。

  月月抽检不合格的奶粉信息,食药监总局网站会以《关于XX批次婴幼儿奶粉不合格情况的通报》的形式予以公布。

  附:2016年至今月月抽检不合格奶粉及生产企业信息(来源:食药监总局网站)

1

1

1

1

  飞行审计

  审计对象:抽检不合格奶粉尤其是出现多次不合格情况的奶粉的生产企业

  审计目的:发现问题企业研发、生产、检验全过程管理体系中的缺陷

  “飞行审计”是一种不提前通知被审计单位而实施的现场审计形式,即突击审计。飞行审计主要是针对抽检不合格的奶粉的生产企业举行。食药监对审计企业的生产许可条件保持情况、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以及国家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的追溯、召回、处置情况进行食品安全审计。另外,审计过程中,食药监也会指出这些企业在研发、生产、检验全过程管理体系中的缺陷,要求他们整改。由于存在月月抽检中的产品质量安全的“案底”,所以在审计结果中会出现比例较高的“立案调查”和“停产整改”。情况严重、安全风险级别高的会要求停厂整顿,甚至会吊销执照。

  “飞行审计”的情况,食药监总局网站会以《关于XX公司食品安全审计主要问题的通告》形式发布,罗列企业存在的各项问题,要求整改或吊销执照。

  附:2016年以来,被“飞行审计”的企业名单

1

1

  体系排查

  检查对象:所有奶粉生产企业,尤其是以往未发现质量问题的乳企

  检查目的:查找企业生产规范体系问题,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不涉及产品质量问题

  基于“飞行审计”的工作成果,国家食药监总局特别组织了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工作组,进一步扩大检查范围,针对尚未出现质量问题的乳企开展查漏补缺,防患未然。基于预防性检查的需求,规范体系检查相对而言更为严苛,比如一些检验人员的学历水平、操作规范、企业内部设计等因素,均在审查范围之内。体系排查的处理结果也分为三种:限期整改、立案调查和吊销执照。

  从结果来看,绝大多数接受体系排查的乳企均被要求“限期整改”(也就是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相关内容地整改即可恢复生产),剩余3家企业则因为出现阻碍调查而被“立案调查”。每一个受审企业都有整改项目,部分存有不良动机者据此将其导向品质问题,甚至于抹黑国产乳业的整改水平。但事实恰恰相反,一方面这些企业能够通过“月月抽检”进入到“体系排查”行列并得到更好成绩,正是说明了这部分企业的产品品质足以经受考验;另一方面相关部门针对每一个可能出现隐患的细节进行严格排查,对每个备审企业提出整改要求,也说明这部分企业在完成整改后将具备更高的安全生产能力。

  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之后,食药监总局会以《关于XX公司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情况的函》的形式发布。体系检查的企业不涉及质量问题,因此以“函”的形式告知,比“通告”的程度要更轻一些。

  附:2016年以来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的相关企业名单

1

  理性解读“体系检查”

  综上所述,“月月抽检”是目前相关部门进行乳业品质检查的核心所在。当年度内月月抽检全部合格的企业只需进行2项检查,不合格的企业则需进行4项检查。月月抽检一旦发现了品质问题,食药监就会对涉事乳企进行 “飞行审计”,对问题企业进行更为全面深入地审查,如果审查未能通过将要面临停产整顿甚至吊销执照的严厉处罚。如果月月抽检中没有发现问题,那么则会迎来“体系检查”,体系排查是对细节问题的纠正,并不影响企业生产。由于“体系检查”审核更为严苛,所以目前尚未出现体系检查后无需整改的企业。

  然而,如此巨大的抽检力度也给企业和相关部门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尤其是体系检查,要求之严、细节之苛,在整个国际上也是罕见的。一些专家解读,如此严苛的体系检查有可能是一道高门槛,那些历年抽检均合格,产品无质量问题,又通过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的乳企有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拥有免检资质。但也有一些专家提出相反意见,高强度的抽检对提升乳制品品质安全功不可没,应该继续保持。

  不可否认,国家对乳制品监管力度的加强,尤其是月月抽检、重重审计,对提升乳制品质量,防患企业生产风险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从结果上来说,据中国奶业协会发布的消息,2015年、2016年全国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5%,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检测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100%。可以说,中国乳制品的检测与监管都有了质的飞跃,中国乳业正在迎来更高品质的时代。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