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岁前是脑瘫治疗的关键期

2009-12-01 14:02:38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区别

  民间有句顺口溜,叫做“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岁)会走”,这是对婴儿时期运动行为发育规律的粗略概括。然而两名已经1岁多的宝宝,可爱活泼却不会站立不会走路,智力发育也严重滞后,近日被诊断出是脑瘫,令家长痛不欲生。专家表示,出现这样的结果,完全是家长的漠视。

  早在半岁以内的时候,在常规体检中,就发现这两位宝宝肌张力高,运动发育落后,当时就向家长提出了治疗意见和建议,遗憾的是一位家长置若罔然,根本不相信孩子有病,也不愿意接受治疗,而另一位家长则在治疗一段时间情况有好转的时候放弃了治疗。两位家长都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症状会自然消失的。

  对于所有脑瘫患儿或有类似症状的家长而言,这都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教训。目前两名宝宝已经在进行紧张的治疗,原来不能着地的脚也慢慢着地了,但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期。专家表示,这两位宝宝的后续治疗将是烦琐而漫长的,如果当时就及时进行早期干预与治疗,治愈率会更高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据了解,脑瘫是患儿出生前或出生后大脑受到非进行性外伤导致的以运动或姿势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目前中国约有500万以上脑瘫患儿,发病率在我国约占千分之三,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痉挛性脑瘫,通常表现为手足颤动、关节不灵活、走路不稳、呈机器人步态。脑瘫一般没有明显表现,但如果父母注意观察,有些迹象还是可早期发现的。正常新生儿出生后即有与人互动的能力,会追随大人说话或微笑,会用哭叫唤起大人的注意,触觉很灵敏,而脑瘫儿反应性很差,动作明显减少,就连吸吮能力都很差,经常出现呛奶,同时肌张力及姿势异常,如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两腿交叉呈剪刀状,肘腕关节屈曲及手经常握拳而拇指内收。有的孩子出现智力发育落后等表现,不能达到相应月龄孩子具备的能力。

  专家提醒,尽管脑瘫是一种终身性残疾,但脑瘫患儿经过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后,病情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改善。父母平时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千万不要拖延,一定要抓紧治疗和训练。6个月以前是脑瘫儿治疗的关键期,婴儿早期脑组织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此时进行早期干预,效果显著,治疗后运动障碍较易恢复。

  【新生儿脑瘫】

  新生儿脑瘫症状是非常受家长们关注的一个问题,由于现在新生儿脑瘫越来越常见,关注新生儿脑瘫症状的人也明显增多。据专家介绍,据脑瘫专家介绍,新生儿脑瘫症状是最不容易被发现的,需要家长们细心观察。

  一般脑瘫在新生儿期难以作出诊断,不过认真观察也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如吮乳困难无力,觅食反应差,如用奶头碰婴儿口周,正常孩子会自动寻找奶头,并有力的吸吮,“脑瘫”儿则不能;孩子过于安静或容易被激惹,或无原因不停的啼哭等都值得警惕;严重的痉挛型脑瘫在新生儿期就可表现为伸肌张力增高(正常新生儿屈肌占优势),仰卧位时双下肢伸直,两腿分开(外展)困难,有时背部肌肉紧张头后仰,医学上称为角弓反张姿势,即头肩和臀着床,腰背离床拱起:双肘屈曲,两手紧紧握拳。但大多数脑瘫患儿表现为肌张力低下,活动减少,早期识别比较困难。脑瘫指非进行性的脑损伤引起的动作和肢势的异常.一般到了周岁才能确诊,新生儿是没有脑瘫这个概念的.以上就是新生儿脑瘫症状了。

  导致新生儿脑瘫的常见原因

  脑瘫的原因十分复杂,从母亲怀孕开始,到孩子出生后4星期内,凡是能引起胎儿或新生儿脑组织损伤的因素都可以成为脑瘫的原因。大体上来说,导致脑瘫的因素分为出生前、围产期和出生后三个时期。出生前因素大多是母亲妊娠期吸烟或被动吸烟、酗酒、不适当的用药、接触毒性物质、感染弓形虫、患风湿病、先兆流产、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功能不良以及母亲高龄等;围产期因素是产钳分娩、胎位不正、产程过长或急产、出生时窒息、早产、过期产、多胎等;出生后因素大多是因头部外伤、颅内出血、感染、中毒等。一般来说,因围产期因素引起的脑瘫儿最多,其次为出生前因素,最少的是出生后因素。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