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这样,我就要生气了!”你还在用情绪操控孩子吗?

2019-08-05 16:11:22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驯服”一个还没完全“社会化”的孩子,实在太难了!每天,我们都有N种理由,被熊孩子气得头顶冒烟,眼冒金星……

  “宝宝,该回家了!”

  ——“我不!”

  “宝宝,不能踢公交车的椅子!”

  ——“我就要!”

  好在,“姜始终是老的辣”,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对抗,很多家长都掌握非常好使的一招——只要告诉他:“你再这样,我就要生气了”,孩子多半会因为害怕为我们的情绪买单,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然而,尽管这样能“一招制敌”,让孩子迅速变乖,但从心理的角度来看,这招真的很“烂”。

“你再这样,我就要生气了!”你还在用情绪操控孩子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因为——

  孩子乖巧的背后,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孩子不敢再多玩一会儿,不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赖着不走,会耽误家人的吃饭时间,而是因为害怕妈妈生气。

  孩子不敢再踢公交车的椅子,不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破坏了公共秩序,而是因为害怕大人不高兴。

  用生气来换取孩子的乖巧,最大的问题在于,孩子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是错的。尽管他的行为发生了改变,符合了大人的标准,但他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他之所以改变自己,仅仅是为了让大人高兴而已。

“你再这样,我就要生气了!”你还在用情绪操控孩子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用“生气”要挟孩子,容易导致讨好型人格

  大人经常把“我要生气了”挂在嘴边,无疑相当于随时将一颗情绪的炸弹,扔到孩子身边。而出于“维护和平”的目的,孩子会尽力压制自己的行为,不去点燃那颗炸弹。长期以往,这类孩子很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人,擅长擦眼观色,怕和他人起争执,常常假装同意他人的观点。

  与此同时,他们容易忽略自己的感受,尽管ta有自己想要的东西,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目标,但他会因为害怕别人不高兴,进而做出牺牲和让步的行为。

  看到了吗?当我们没有耐心,急于通过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改变孩子的行为时,我们已悄然在抹杀了孩子的“自我”。

  那么,如何预防这种“恶果”的形成呢?

  很简单!

  这里有一条很好用的万能公式——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告诉他:我仍然会无条件地爱你,但是你刚才的行为,会导致XXX后果,你的做法应该是……

  每个孩子都是野蛮生长的,他们常常会因为尚未懂得这个世界的规则、整个社会的逻辑,而做错事。当我们耐心多一点、方法多一点的时候,就不会只说一句“你再这样,我就要生气了”。

  正如王小波说过的——人的一切痛苦, 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我们没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本质上是因为疏于引导,没有让孩子的认知和价值判断能力,得到半点成长。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