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夺双金的清华学霸,一夜爆红的00后跳水女将:奥运冠军经历曝光,他们的秘密藏不住了!

2021-07-29 16:57:53出处:PCbaby作者:快乐妈咪

我要分享

  今年东京奥运,你最喜欢哪个运动员?

  目前我国拿到金牌的运动员里,不少00后!

  真是开挂的人生啊!

  ——看了比赛,网友都这么感叹。

  冠军,是一个孩子成长缩影的华丽收尾。

  仔细一看,其实,都是努力的痕迹。

  这是中国运动员的故事,更是每一个孩子应该了解和学习的人生真相。

  1、杨倩:十年磨一剑,深藏功与名

  7 月 24 日奥运比赛第一天,早上百“步”穿杨第一响,00后杨倩拿下了首金!

  真的太激动了!在7月27日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赛当中,杨倩又和杨皓然一起搭档,拿到了这个项目的金牌!

  一枪定江山,一枪定乾坤。

  两个人十数年苦练,十四亿人期望。

  “砰!”枪响落地。

  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赛的第一枚金牌,属于中国!

  中国选手杨倩,收获了自己的第二枚金牌!

  喜悦、跳跃、欢呼、呐喊。

  所有人都沸腾了!

  7月24日之前,人们还不认识这个叫杨倩的小女孩。

  7月27日之后,可爱呆萌的杨倩,让人大呼未来可期!

  人们惊喜地发现,这个可爱的00 后女孩,优秀得过分:

  11 岁练射击,一年后就拿下全国亚军;

  18 岁的时候一边训练一边学习,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1岁进了奥运赛场,最后一枪逆袭,拿下东京奥运会首金。

  看了杨倩的成长经历,我们会发现,她走的路,除了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父母的引领。

  2000 年,杨倩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出生。小时候,在气枪打气球商贩那里,就“百发百中”。

  彼时无人知晓,这个小女孩,会成为东京奥运首金。

  2011年,11 岁的杨倩遇到了启蒙教练虞利华。

  拥有天赋、遇到伯乐,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幸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可杨倩父母犹豫了。

  他们让女儿自己选择,要不要学射击?

  杨倩十分果断地选了去训练。

  一个决定,决定一生。

  没有一种天赋,不需要努力。

  这是父母从小教育杨倩的道理。

  11 岁进入体校训练,训练卧姿、跪姿……刚开始练习一个动作,保持一个姿势十几分钟,后来慢慢增加到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十年的训练生涯中,杨倩打过两次退堂鼓。

  第一次,因为训练太苦,她萌生了放弃射击的想法。可是年幼的杨倩听了父母的话,“不要半途而废”。

  她咬牙坚持,度过瓶颈期后,12 岁的她拿到了全国亚军。第二次,杨倩母亲生病了。杨倩萌生了离开队伍的想法,母亲施安芳劝住了女儿。

  “只要你取得好成绩,让五星红旗在赛场上高高飘扬,就是我最好的良药。”

  进入国家队后,杨倩的父母对杨倩还有一个要求:不能落下学业。杨倩也没有辜负家人期望,16 岁那年,杨倩还拿到了学校的奖学金。

  在奥运项目里,比起技术,更讲究心态。

  在夺冠后,杨倩母亲说,“孩子拿到奥运冠军,作为父母肯定感到开心和骄傲,但我们也常常告诉她,要平常心看待一切结果。”

  有这样的父母,是孩子好心态的底气。

  夺冠后杨倩说,想吃妈妈的油焖大虾,她妈妈也可爱地回应:油焖大虾管够!

  在可爱的另一面,是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和扎根。

  而拥有这样的父母,也是杨倩的运气。

  杨倩父母的尊重和负责,让她拥有最坚实的安全感。

  2、陈芋汐&张家齐:不一样的青春

  昨日7月27日,同样带来好消息的,还有尚不满16岁的陈芋汐和17岁的张家齐。

  这对平均年龄不到17岁的跳水组合,携手完成了中国女子双人10米跳台项目的金牌传承!

  解说员都当即惊呼:“下饺子的水花都比这大!”这句话还上了热搜。

  面对记者采访,陈芋汐表示,3岁就在心里埋下了奥运梦的种子。

  原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每当有我国冠军站上领奖台,陈芋汐都会跟着唱国歌。陈芋汐的父母原本是把她送去学体操的,可是学了没多久之后,陈芋汐喜欢上了跳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陈芋汐的爸爸和妈妈选择尊重小家伙的意愿。

  在豆瓣小组里,还有陈芋汐的训练纪录片,11岁的瘦小姑娘,被教练骂,做动作摔得很疼……大家都感叹小姑娘的不容易。

  陈芋汐的父母从未强求女儿一定成为职业运动员,最常对女儿说的话是:“如果你觉得不行,我们就回来。”

  每当女儿在训练中遭遇挫败,都会鼓励女儿。

  这样的陪伴和支持,让陈芋汐越来越坚定。

  今年,她终于站到领奖台!

  另一位跳水小姑娘张家齐也同样有趣。

  我们看她的采访,只会觉得:完全就是一个小朋友嘛!

  看看2019年世锦赛夺冠后,张家齐在接受采访中,奶声奶气地说,希望教练能送给自己一个芭比娃娃。

  网友翻出了这个视频,都大呼:太可爱了!!我仿佛有女儿了!!

  张家齐走上跳水的路,也是十分好玩。

  “小时候我就是在家里的床上乱跳,我妈看我太活泼了,就说找个地方发泄一下,然后就找到了跳水俱乐部,去练跳水了。”张家齐对记者如是说。

  张家齐夺冠后,记者也采访到了张家齐的家人。原来张家齐小时候还和郭晶晶一起合过影,从小就与跳水有了不解之缘。

  不得不感叹,现在的00后,真是了不起!

  她们的故事背后,离不开父母的支持与理解!

  解说在比赛中讲到:“国内许多16岁的孩子,还在为自己的学业而努力,这两个小姑娘已经站上了奥运赛场,真的十分不容易。”

  比赛中,没有“理所当然的金牌”。

  哪怕是我们的“跳水梦之队”,哪怕是经验丰富的跳水冠军施廷懋,也是经过了漫长的疼痛和伤病期。

  “只有痛和很痛的区别。”

  16岁花季大好时光,陈芋汐和张家齐经历的是日复一日的苦练,她们所有的牺牲,都是为了国家。所以,才会有如此美妙的画面,如此完美的入水瞬间。甚至她们的动作、溅起的水花都一模一样,复制粘贴。

  看起来轻而易举的动作,是她们十年如一日的走板、翻腾、跳跃;

  看起来完美的水花溅射,是她们为中国跳水队献出的年少时光。

  而更难得的是,面对奥运,两位小姑娘没有一丝怯场和慌乱。她们是中国跳水的未来,更是中国年轻人的未来。

  3、谌利军:我命由我不由天

  在东京奥运会上,也有让人泪目的故事。

  男子举重67公斤级比赛现场,中国选手谌利军得了冠军。

  可是,比赛中,他一开始抓举出现失误,跟第一名相差6kg,大比分落后。比赛即将结束之际,所有人都觉得,没希望了……

  只有谌利军没有妥协,没有服输。

  最后一把,在落后11公斤的情况下,他直接加到了187公斤挺举一次成功,从第五名杀回第一名!

  逆风翻盘,绝杀夺冠!

  如果你了解谌利军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才能走到今天,你可能会更感动。

  1992年,谌利军出生在一个经济拮据的农村家庭。

  12岁那年,他被教练蒋益龙一眼看中。

  因为家庭条件差,父母很担忧,最终教练情急之下,怕父母反悔,拉上谌利军坐拖拉机就跑。

  谌利军刚参加训练,爷爷就患癌去世。父亲身患重病,全家都靠母亲一个人在砖厂工作,维持生计。

  母亲曾含泪请教练让孩子退学。

  教练说:他是个好苗子,不能荒废了,你家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生活费,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们。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后来,谌利军的爸爸叔叔相继去世,一时间,谌利军的母亲成了家里唯一的劳动力。

  她一天要打三份工,撑起整个家庭。

  这位伟大而平凡的母亲,没有抱怨没有悲观,她理解儿子的奥运梦,并鼓励谌利军。

  家里为了给病人看病,早就负债累累、家徒四壁,谌利军的补贴和奖金都用来还债。出身贫寒,父亲早逝,只有顶着经济压力把自己抚养长大的母亲,在背后苦苦支撑。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谌利军走出了大山,来到了世界之巅!

  这些年,从比赛失利,到伤病缠绕,再到顶住压力逆袭夺冠……各种心酸不易,我们作为外人都觉得难过,更何况他?

  赛场上,在解说和几乎所有观众都放弃的时候,他靠稳稳的187公斤,一举逆风翻盘,惊世一举举起了中国力量!

  你的永不服输,让你坚持到了今天!

  感谢你,没有辜负曾遭受过的苦难!

  4、成就崭新的自己

  提到奥运会,热血和荣耀就在心中挥之不去。然而,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我们也看到了很多育儿相关的启示。

  女足王霜说过:“运动员拼到最后,其实拼的都是努力。”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同样如此:自己一定要做到最好,只有努力过,才能够“尽人事,听天命”。

  看看这些奥运冠军,他们经历过病痛,经历过想要放弃的失落,可是他们依然靠着自己的努力,挺过来了。

  就像杨绛女士说的:

  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

  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你,怎么和他们握手言和。

  所以不必害怕。

  这些奥运冠军们的成功,离不开他们家庭的努力。

  何止是运动员呢?

  孩子的成长,其实也是一场奥林匹克。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巅峰和低谷,作为家人,给予陪伴和支持,已经足够。

  酸甜苦痛是人生,百般磨难是成长。

  最后,送上郎平教练的一句话给大家:

  什么是成功?

  不是拿到世界冠军就是成功,

  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的就是成功。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