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育儿 PCbaby首页 / 育儿 / 正文

小儿被咬,慎防“猫抓病”

2011-12-20 11:12:57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男孩小威只有10岁,昨天上午,记者在省人民医院感染科病房里见到他时,他正安静地躺在病床上输液,他的腋下和肘部等处淋巴结都有肿大,左手靠近虎口处有一个肿起来的伤口,是被一只流浪的小黑猫咬伤的,正是因为这一咬,小威患上了临床上少见的“猫抓病”。

  杭城许多小区都生活着成群的流浪猫,曾有媒体报道称“杭城有十万流浪猫”。不少人出于怜悯或喜爱,会给它们喂食,或逗弄它们。但医生说,流浪猫以及流浪狗身上难免带有病菌,抵抗力低的老人和孩子最好离它们远一点。

  伸手抓野猫,被咬一口

  小威是江山人,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平素活泼好动。今年8月中旬的某天,他在奶奶家附近和小朋友玩耍时,遇到一只幼年小黑猫。

  出于好奇,小威伸手抓住了小黑猫的腰部想把它抱起。没想到小黑猫脾气不小,扭头就咬了小威左手一口,伤口流出了血但不是很痛,孩子没当回事。回家跟奶奶说了,奶奶也仅仅简单用清水给他冲洗了一下伤口。

  转眼到了10月上旬,那天,小威睡觉前,妈妈照例帮他脱衣服,小威嚷嚷左手臂很痛。妈妈一摸,发现孩子左手手肘处有肿块。询问之下,妈妈才知道小威曾被猫咬伤。

  第二天,妈妈带着小威到了江山当地医院,在医生建议下,小威去防疫站接种了狂犬病疫苗。在当地医院治疗一周期间,小威的高烧退了又复发。家人在互联网上检索并打电话咨询后,决定转到省人民医院治疗。

  被猫狗舔舔也可能得病

  “孩子昨天住进我们医院,经过病史询问和检查,确诊他患的是猫抓病。”感染科主任医师朱培芳说,猫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猫和狗都可能携带病菌,一般来说,猫的携带率比狗高,小猫比大猫带菌率高,儿童和免疫力较差的人群易被感染。

  感染途径为猫狗抓伤、咬伤人后,由皮肤损伤进入血液或者淋巴,也可能通过猫狗身上携带的跳蚤叮咬人来传播。人感染此病可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烧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出现肝脾肿大、肺炎、溶血性贫血、心内膜炎、脑炎等脏器损伤。

  “孩子的皮肤娇嫩,免疫力又差,有时候即使被猫狗的舌头舔得用力了,也可能有表皮损伤而被感染,所以,最好不要让孩子和猫狗亲密接触。”朱医生提醒说。

  不过,猫抓病并不可怕,它不像狂犬病那样有预防疫苗,但也可防可治。如果被猫狗抓伤、咬伤,不必惊慌,清洗伤口后,先要到疾控中心接种狂犬疫苗;之后如果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要赶紧到医院检查。

  野猫的带菌率高达30%

  对于猫的带菌率,朱医生表示,目前还没有确切数据,曾有抽样调查认为,家猫带菌率为10%左右,野猫是30%。

  朱医生说,猫抓病在临床上很少见,那是很多人因为症状轻微或者不典型,不一定会去医院就诊,后来就自愈了。但是在她接手的病例中,这几年猫抓病发病还是有上升的势头:“前几年一年最多一两个,这几年每年来住院的有两三个,来门诊或者电话咨询的有十多个。”

  这种变化并不是只有朱医生一个人感觉到。浙医一院传染科主任盛吉芳告诉记者:“两三年前,猫抓病一年能确诊两三例,现在一年有十来例。在询问病史的时候,不少人都曾被野猫抓伤或者咬伤过。”所以,她劝那些好心给流浪猫喂食的人要注意保护自己。

  养猫族应注意预防猫抓病

  随着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因宠物而引发的疾病也日益增多。有关专家表示,猫抓病在一般情况下可防可治,不必惊慌。专家也同时告诫:宠物迷或经常接触猫狗动物的人,要特别注意宠物卫生。

  尤其在春季等动物发情季节,要特别注意与流浪猫狗保持距离。

  猫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感染病,80%与猫抓、咬伤有关,狗、兔、猴抓咬伤也可引起猫抓病。随着家养猫及流浪猫的增多,猫抓病患者也呈上升趋势,全球每年猫抓病发病人数近万例。人被猫抓伤后并不会马上发病,一般要经过数日至数周的潜伏期。多数患儿在被猫抓伤的皮肤破损处产生丘疹、疱疹或脓疱,持续1~2周后消退,同时可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在皮肤病灶出现数日到数周后,受伤部位引流的淋巴结肿大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

  有被猫咬抓伤病史的,结合实验室检测就可确诊该病。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如经4-6周淋巴结不化脓,则会逐渐回缩。化脓的淋巴结一般也很少破溃,常经排脓后逐渐消肿。一次感染后可终生免疫。

  日常的注意事项:

  孩子猫一起玩时,告诫他不要随便抚摸猫的身体,更不要玩弄它,以免将它激怒。

  经常给猫洗澡,防止病菌繁殖。同时,还要注意让孩子打相关防疫针。

PCbaby向你推荐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