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真的越挫越勇吗?

2019-04-29 18:31:44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4月17日晚,上海卢浦大桥上,一名17岁男孩因为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被妈妈批评,一气之下竟然跑下车迅速跳桥,妈妈紧跟着也跑了出去,但没能抓住孩子,最终男孩不治身亡。

  正直青春年华,就这样没了生命。浏览评论区,不少网友在质疑孩子的心理素质问题,以及或多或少提出了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网友觉得,男孩自杀是因为孩子抗挫折能力太差了,需要锻炼。乍一看,似乎特别有道理。然而,静下来想想,并非所有人都会越挫越勇,也可能因为经受不停的挫败而承受不住,最终选择堕落、毁灭。

  小编不禁想,什么才能真的有助于提高抗挫折能力?真的只能靠挫折打压吗?家是什么?

  父母之于子女,是你无论走的多艰难都有可以回去歇脚的地方,是你受尽多少委屈回头一望还有可以依靠的坚强。所以小编认为,真正能让人成长、提高挫折能力的,不是打压,而是告诉孩子“你还有我们,还有退路。”。一个有退路的人,才不会绝望。

  家庭是一个人最后的退路,父母是孩子的依靠。父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孩子对父母不再信任,那么家长一句看似轻飘飘的话,就能击垮孩子的心理防线,彻底断了孩子的退路。

“挫折教育”真的越挫越勇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随着网络曝光,我们了解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少年,而第一时间被指责的必定是所处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方法。

  身边有一个亲戚,家里有两个女儿。亲戚作为挫折教育的拥护者,两个女儿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大女儿总是郁郁寡欢,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极度缺乏自信。而小女儿,却恰恰相反,总是一副势不服输的感觉。

  小编曾私下和她聊过,大女儿谨慎敏感,小女儿大胆活泼,两个孩子性格不同,应当不同的教育方式才对呢。她却说,“都是我的孩子,两个都是挫折教育法。如果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怕孩子心理不平衡。”

  为人父母,需要智慧。这种智慧需要父母因人制宜,围绕着孩子不同时期的不同心理特点,真正了解他、关心他,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关心和理解。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心事,交换自己的想法,不至于把自己置于心理的“危险地带”。

  在电视剧《青春斗》里,有一段,钱贝贝的父亲,在对钱贝贝和向真说教说道,

  你们出生的年代是享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

  你们所受的不是苦难教育而是快乐教育

  你们这代人就觉得生活应该是快乐的

  把快乐作为生活的标准......

  你们什么都好,偏偏都说不得

 

  这段话指出了青少年“说不得”的特点。而在小编看来,这种说不得究其原因,是因为不被理解而不肯听劝解。心里兴许在说,“你都不理解我,又有什么资格告诉我该怎么做。”一如文章开头,那个17岁的少年因为不被母亲理解和信任,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挫败之下,选择轻生。

  逆境有助于成长,不可置否。但是别忘了这种成长不是毫无退路的必须向前,而是我知道身后有你们爱我,我不畏惧,愿意勇敢向前。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